01
- 发布于:2024-12-18 06:23:07
- 来源:24直播网
山东今天有一场重要会议。
作为全省大会,以视频会形式,直接开到县和开发区这一级。推动城乡融合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是大事。
重要场合,重大主题,历城登场了。
我注意到,历城区委书记张军作了交流发言。这是济南唯一,全省仅有的五个区县代表之一。
干得好,才能讲得好。
历城,是响当当的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从2020年到2023年4年内该区3次获此殊荣。
而前不久,山东省发布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名单,历城区入选“引领发展试点”名单;2023年历城区再次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列全国第34位、全省第1位;2023年度济南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历城区取得区县、经济开发区综合绩效考核“双一等”的佳绩……
历城如同一匹“黑马”,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等赛道上,全力前拼。
02
去年,赛迪顾问发布《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对全国(不包括港澳台)1864个县级行政单位进行分析。
其中一项数据值得关注。
从2011年到2021年,全国县域GDP占全国经济总量从51%下降至37.6%,“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长”。
有分析指出,从提升县域经济发展韧性和动能的角度来看,原有产业转型升级较慢、新兴产业量级相对较小,是不少县域存在的普遍问题。症结则是现有产业基础薄弱,以及产业发展所需配套要素,诸如技术、平台、人才、土地、资金等相对滞后。
这样的问题,在历城也曾或多或少地存在。
历城区曾经是济南乃至山东的重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GDP占比在2004年时高达61.8%。随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全面实施,辖区内89家传统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全区面临着实体经济“空心化”的风险。房地产业占比偏高、实体经济规模偏小等现实问题又一度困扰地区发展。
如何破局?
县域经济起跑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明晰且保持上升势头的主导产业——找准定位、借势发展,因地制宜推进“实业兴县”“工业强县”,才能引领县域经济持续壮大。
历城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
近年来,历城全力推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贸易物流和新兴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建成启用了济南传感器产业园、生物医药港、国际陆港等一批高能级产业载体,引进了南砂晶圆、国药器械、前海数贸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公开数据显示,过去5年,历城区地区生产总值从982.7亿元增加到1327.8亿元,连续跨越5个百亿大关。
“发展县域经济,应积极引导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持续迭代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历城区委书记张军表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这一高端领域,历城区同样不居人后。
“济南超算数字经济生态创新圈”,已然形成带动全市乃至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正在建设中的济钢防务空天信息产业基地二期项目,是济南打造空天信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成功落户临港经济开发区的齐鲁光谷,助力济南打造“中国激光第三极”;成功举办的2024年穿越火线职业联赛春季总决赛,助推历城打造“北方电竞第一城”。
紧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三大关键,历城正在努力成为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县域高地”。
03
来看一组数据。
今年以来,历城区新增市场主体1.9万家、累计超过22.4万家,新增数量和总量稳居济南第1。
城市的“招商”争夺,自2022年开始就变得愈加激烈:先是掀起一波包机出海抢订单的高潮,以期率先抢占经济恢复“窗口期”;而后,各地领导陆续从招商幕后走向台前,频繁外出、积极推进,进一步提升招商在城市议程中的“优先序”。
如今,大力招商已然成为当下城市提振信心、做强产业的一大抓手。
历城过去数年间动作频繁。
比如,设立四大主导产业招商专班、经济部门、开发区、区属平台、驻京沪深联络站协同发力,一体化推进招商工作。
再如,面向驻区高校、行业协会等机构,选聘“城市合伙人”90名,校友招才引智大使10名,带动齐鲁财金、省环科院等多家优质企业落户。扩展“朋友圈”。
还如,发起成立黄河流域“算网”联盟、“济南—长三角”智能传感器产业生态发展联盟、济南电竞游戏产业联盟,不断延伸投资推广触角。
对于县域而言,招商引资的难度本身就不算低,能够不止一次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靠的是实打实的能力。
近年来,历城区以创建“全市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以服务企业为宗旨,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全力当好企业发展的“及时雨”“店小二”“合伙人”。
坚持系统集成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最快用时17分钟完成企业开办全流程登记;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和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出台《固定资产投资“拿地即开工”“开工即纳统”工作实施方案》,实现供地、建设手续审批、提前开工、入库纳统“四个并联”;做好涉企公共法律服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完备的企业发展生态。
更重要的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城市愈加发现,要实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关键在于引进大项目,更在于引进何种项目。历城的城市招商也不再“来者不拒”,而是转向更有的放矢、与产业规划深度结合的招商策略。
吸引中科曙光、中晶芯源等40余家领军企业集聚,形成碳化硅、视觉图侦传感等6个产业链条;生物医药领域,引进国药器械、贝海生物等30余家重点企业,形成精准医疗、医美抗衰等4个产业集群;智能制造领域,以邦德激光全球总部为引领的“齐鲁光谷”,将助力济南打造“中国激光产业第三极”。
定制化建设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生物医药港等特色产业园区,满足企业在面积、层高、柱距、荷载等方面差异化需求,抓好“水电路气讯”要素保障,超越科技、前海数贸等百余家龙头企业落户发展,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主会场活动三年内3次在历城举办。
其中也透露出历城的深层考虑。
外界看来,未来产业所代表的下一波浪潮已在涌动。先入局者大概率会先建立起竞争壁垒和护城河,并且成为城市应对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历城区推进招商的又一用意所在。
04
14亿人口,9亿多在城镇,近5亿在乡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然需要城乡融合发展。
历城意识到,城乡融合发展对其而言更为紧迫。
历城区域形态复杂,农村面积占辖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受要素、管理、体制等方面制约,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为此,历城把“片区开发”列为全区“四大提升工程”的头号任务,按照“片区带全域,组团促互补”的思路,聚焦老城、新区、乡村“三大类别”,分别谋划实施四大片区建设,构建起全区“3×4”片区开发模式,重点在城乡要素、产业、设施“三个融合”上下功夫,推动形成“融合互补、全面繁荣”的一体化新格局。
简单来说,历城正在不断打通城乡之间在人、地、钱等资源配置上的壁垒,形成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
统筹推进农民进城和人才下乡,积极拓展人才下乡新路径,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着力打造适宜人才发展的软环境。用好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围绕盘活农村“三类地”加大改革探索力度。引导更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支农服务,规范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夯实农村发展资金保障。
与此同时,历城积极推进县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将自身的资源禀赋发挥到了一个极致。
一方面,重点发展都市农业,发挥省会近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精耕细作草莓、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培育力度,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同时,强化科农文旅融合发展,精心打造彩石精品民宿群、港沟康养基地、荷花路农文旅示范区、唐王种业科普展示中心,引导现代化农业向观光、休闲、旅游并重转变,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另一方面,促进设施融合,全力缩小基础设施“硬差距”,加大城乡结合部、农村基础建设投资,积极构建城乡交通一体化的路网体系,完善城乡供水、供电、供气、治污、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最大化消除城乡二元模式物理界限。另一方面,加快填补公共服务“软落差”,扎实推进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持续加大医疗、教育、文体等供给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逐步缩小城乡生活品质差异。
05
有观点认为,城乡要实现共同繁荣,形成正向的循环和进步的话,一定是城乡要素在平等交换基础上的各取所需,同时也是以人为核心的生产力要素的双向流通。
历城区以自身的发展为之做了极充分的诠释。
从城市发展的各个维度来看,历城县域都已经走出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崛起之路。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