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训外教:孩子可赴欧踢球,但家长重学习。

  • 发布于:2024-12-20 11:17:00
  • 来源:24直播网

在杭州网专访的现场,刚刚在中国度过八年光阴的塞尔维亚外教内博伊萨-伊利奇谈及了中国校园足球的发展状况与看法。身为一名持有欧足联A级教练执照的专家,自2016年起在中国执教的他,已经成为了江南实验学校校队的第四任教练。

谈到为何选择中国作为他的工作地,伊利奇直言不讳地表示,除了对足球的热情,收入因素也是一部分吸引他的原因。他笑称,在这里执教能获得比以往更多的薪水,同时他也渴望体验一种全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新体验。

近年来,“12岁退役”的现象在中国的校园里成了一个让人担忧的话题。由于升学压力的不断增加,很多有足球天赋的孩子被迫放弃他们热爱的运动项目。对此,伊利奇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感受。

尽管未在中国亲身体验过学校生活,但伊利奇明白中国学生的学习压力巨大,他们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学习上。他观察到,许多有潜力的孩子因为要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而无法平衡足球训练。在塞尔维亚,父母们普遍支持孩子踢球,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踢球,即使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也不会受到太多责备。

伊利奇表示,尽管两国国情和文化存在差异,足球的普及和成长需要面临诸多挑战,但他仍看到了中国足球的进步。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组建了足球队,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讨论足球比赛。然而,他同时也指出了中国校园足球面临的问题,如比赛机会稀少以及场地和教练资源的不足。

他认为,孩子们需要更多的比赛来检验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在塞尔维亚,孩子们几乎每周都有比赛可参加,而在中国,有时候一两个月才能有一场比赛。他还建议中国的孩子可以更早地接触11人制足球,认为这对于他们技术的定型至关重要。此外,他也提到了对更好足球场和更专业教练的需求。

尽管如此,伊利奇依然对中国校园足球的未来充满希望。他表示,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支持足球,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他期待着中国足球的未来能够更加繁荣和进步。

总的来说,虽然中国校园足球仍有许多挑战需要面对,但伊利奇坚信这是一个值得投入和努力的过程。他期待着与中国的孩子们一起为足球的未来努力拼搏,同时也期待着中国足球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关阅读: 父母 欧洲 足球队 青训外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