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中超:溢价泛滥,本土市场遭劫

  • 发布于:2024-12-30 20:21:00
  • 来源:24直播网

记者寒冰报道,“金元中超”时代的五年间,各俱乐部在外援身上花费了约40亿欧元。尽管最终泡沫破灭,留下一地鸡毛,但顶级外援的引入对足球发展的积极影响力是真实存在的。然而,“金元中超”对中国足球的打击却是沉重的,尤其是对本土球员市场的冲击。

“金元中超”时代,中国足球的本土球员身价和年薪被恶意推高到了一个不合理的程度。在这个时代,资本的涌入使得本土球员的转会费和年薪被哄抬到了离谱的水平。这种不合理的投资表现不仅彻底破坏了此前本土足球的生态,也波及到了已经支离破碎的青训体系。

从2011年开始,以恒大为首的俱乐部开始了高价囤积本土球员的趋势。冯潇霆、姜宁、张琳芃等球员的转会费超过千万,是当时市场行情的二三倍。随后,阿尔滨、鲁能、苏宁等俱乐部纷纷跟风,不断提高本土球员的转会费。到了2013年,本土球员的身价开始加速提升,杨旭、吴曦等球员的转会费从2000万提升到3500万,溢价达到了10到15倍。

到了2015年,“金元中超”进入高潮,上港以5000万签下了于海,本土球员转会费跨越了半亿大关。随后几年,华夏、权健等俱乐部更是豪掷千金,签下了多名本土球员,转会费和年薪都达到了惊人的水平。

然而,这些高昂的转会费和年薪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成绩和表现。一些刚刚在中超打上主力的本土球员,其市场身价与实际表现严重不符。他们的德转身价普遍低于200万,但转会费却溢价至少40倍以上,甚至有的达到了100到200倍。同时,这些俱乐部的青训和留洋投入却严重不足,导致中国足球的人才断层问题愈发严重。

随着“金元中超”的落幕,一些一线俱乐部如华夏和权健在解散后,其梯队也被卖掉。这些俱乐部的青训投入与一线队的投入差距明显,导致中国足球的人才培养体系遭受重创。

“金元中超”对本土球员的离谱溢价恶性竞争,对中国足球的打击是全方位的。如果当时不是盲目哄抬球员身价,而是把这些钱更多地用在深耕青训和培育留洋上,中国足球或许不会陷入如今的困境。如今,“金元中超”的泡沫破灭,留给中国足球的是沉重的教训和反思。

相关阅读: 青训 转会费 金元中超 国足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