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教育局督导室:

  • 发布于:2025-01-04 23:24:23
  • 来源:24直播网
西宁市教育局督导室: 现将《2024-2025学年城北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自查自评报告》随文呈上,请审阅。 西宁市城北区教育局 2024年11月7日 2024-2025学年城北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情况自查自评报告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17〕6号)文件精神,按照《西宁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专项督导调研的通知》(宁教基〔2023〕11号)要求,我区从县域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情况、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评估等方面认真开展了自查,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北区位于西宁市西北部,成立于1986年,总面积137.7平方公里,下辖大堡子、二十里铺2个镇,朝阳、小桥、马坊、火车西站4个街道办事处,33个社区居委会,38个行政村,总人口42.9万人,常住人口达41.77万人。城北区现有义务教育学校27所,其中:完全小学16所、初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目前,小学教学班441个,初中教学班218个,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共有33054名,其中小学生22423人,初中生10631人。小学专任教师1289人,初中专任教师770人。 二、主要做法 (一)着力“四个强化”,引领优质均衡创建起锚前行。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印发了创建工作方案,成立由主管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砸实责任,定期研究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全面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创建工作。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区镇校三级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三是强化工作推进。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常深入教育一线开展调研,为创建工作把脉问诊;区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带队,组织全区校长、副校长赴南京、西安等地学习“取经”,借鉴优秀办学理念与经验,着力提升创建水平;区教育局先后组织召开“五类会议”(创建动员大会、问题交办会、工作推进会、评估标准培训会,问题整改专题会),对创建工作单周查、双周督、月调度,全方位、高密度跟踪督办,持续提升创建质量。四是强化经费保障。全力保障教育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人员经费、生用公用经费,加大教育财政保障力度,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只增不减”全部落实到位。 (二)突出“四个优化”,坚持把最大的投入给教育,推动优质均衡创建扬帆远航。一是优化城乡学校布局。逐步探索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按照“高起点建设一批、高标准打造一批、高水平提升一批”的思路,根据全区教育实际情况,为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充分挖掘城区学校办学潜力,以扩容增位解决城区新增学生就近入学需求,2023年实施陶园小学改扩建、静雅小学扩建,2024年实施小桥大街小学改扩建,将新增学位2700个,我区教育资源和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额”突出问题也得到解决。二是优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布局,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全区优质教育均衡和教育融合发展。2024年秋季开始,重新划分建立了五大教育学区,配备了责任督学,加强督导;以强校带弱校,实行学校、学区、区级三级管理模式,形成学区发展共同体、管理协作共建体和优质资源共享体。三是优化功能室和信息化设备配置。投入280余万元,为义务教育学校补配计算机168台、智慧黑板54套,补充升级中小学录播教室2间,有效改善了办学条件,提升了办学品质。创建了省级阳光教育校园2所,通过了全国科技教育智慧校园1所,教育数字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四是优化劳动教育设施。印发《城北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明确不同学段劳动教育任务清单,通过“学校自建+合作共建”的方式,建成校级劳动教育种植园10余个,建成了城北区学生校外活动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拓展了学生活动实践场所,常态化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抓实“四个聚力”,坚持把最优的师资给教育,加快优质均衡创建登陆上岸。一是聚力师德师风建设。突出“规则立德、考评正德、典型弘德”三个关键,实施“四师”(铸师魂、育师德、树师表、正师风)工程,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印发《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建立师德师风教育、评议、考核等8项机制,将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优评模结合,与教师年度考核、绩效考核挂钩。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挖掘典型,宣传楷模事迹,涌现出各级各类师德模范人物百余人(次)。二是聚力师能师技提升。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短板,分类实施教育管理人才、一线优秀教师高端培训、学校领导挂职锻炼、骨干教师影子培训、国(省)培计划、校本研修全员培训及岗位练兵、教学大赛等“套餐”培训,做实专任教师、教研员“五个一”活动(执教一节公开示范课,推荐一本教育专著,承担一场专题报告,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开展一项课题研究),全方位、立体化助力教师专业发展。近年来,培养出省市区名师、学带、能手等百余人(次)。三是聚焦教师队伍建设。按照“保数量、优结构、提质量、强管理”的思路,聚焦编制供给保障、科学谋划配置、拓宽补充渠道、完善补充机制,坚决破除政策壁垒,拓宽教师补充渠道,优化教师补充方式。2024年以来,通过“事业招聘”“特岗计划”等方式,为义务段学校共补充教师232人,其中体音美及信息技术教师53人。同时,通过岗位训练、转岗培训、网络自学,学区内走教等,解决音体美教师紧缺问题。深化“区管校聘”改革,轮换交流校长教师3人,把农村优秀教师“选出来”,让城区骨干教师“沉下去”,实现全区城乡、区域、校际师资均衡配置。四是聚力福利待遇落实。落实教师工资待遇,确保义务段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实现了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乡村远郊工作补贴、艰苦边远地区交通补贴全覆盖。在干部选拔、职称评定、职级晋升、评优评先上向乡村教师倾斜。及时奖励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的良好风尚,激发了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的热情。 (四)推进“四个深化”,实现优质均衡创建硕果满仓。一是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出台《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任务清单和负面清单》等,不断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坚决克服教育的“五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顽疾,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教育评价改革试点,修订完善《城北区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办法》《城北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建立“立体化+全要素”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学段、全学科、全过程全面发展。着力统筹好“三个关系”(课中课后、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大力推进“三个课堂”建设,让教育回归本真。二是深化“双减”“五项管理”政策落实。充分发挥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的监督与参政议政职能,定期深入教育系统调研“双减”“五项管理”“课后服务”等工作。三是深化教育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与引领作用,将全区义务段学校划分为5个学区,学区内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不断拓展教育视野,丰富教育智慧,共享优质资源,优化育人水平,提升教育质量。以华南师大UGSS教育联盟为平台,推动19所义务段学校与外省名校建立协作交流关系,促进了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双向奔赴与共建共享。四是深化教育常规管理。严格落实“三项常规”管理,建立行政视导、教育督导、教研指导“三方联动”抓管理、提质量协同推进机制,严格落实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不断创新课堂小组合作和课堂评价;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区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意见》等,开展了“固强补弱”“跟进学”“指导帮”专项活动、“素养课堂”观磨研、“同课异构”讲赛评、“同优共进”片区校“同科共研”、管理队伍“三课”等活动。2023年以来,城北区申报立项省教研室重点课题2项、一般课题9项,省电教馆课题2项,省语委课题1项,市级课题2项、区级课题16项,结题省级11项,市级5项,区级30项,预结题11项,形成了“标准引领、管理规范、内涵发展、富有特色”的良好办学局面。 (五)实施“四大工程”,促进创建成果惠及群众。一是实施“思政育人”工程。大力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印发《关于加强全区中小学“大思政课”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配齐配强思政教师队伍,校级领导上讲台讲思政示范课,督导室责任督学定期深入学校调研指导、听讲思政课,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二是实施“素养育人”工程。扎实推进阳光体育和大课间活动,积极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三是实施“文化育人”工程。从学校人文环境和地域特色入手,突出“一校一品一特”主题,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义务段学校校园文化进行改造提升。四是实施“爱心育人”工程。严格落实学生就近入学、均衡编班政策,构建以轻度残疾随班就读、中度残疾特校就读、重度残疾上门送教的特殊教育办学服务体系,突出康复训练与特长培养。积极推行“13530”安全教育模式(每节课结束前一分钟安全提醒,每日放学前3分钟安全教育,每周放假前5分钟安全教育,重大节假日前30分钟安全教育),建立安全工作月检查、月调度机制,常态化的开展各类安全隐患排查、应急疏散演练,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设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六)深化改革创新,促进优质均衡。实施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建立郭静等名校长工作室,建立语文、数学、音乐等名师工作室,发挥教研在教学改革的驱动引领作用,助力教育质量提升。深入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纳入责任督学任务清单,作为入校督导的重要内容。多次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专项督导评估,邀请市级专家赴学校现场指导,督促各类问题的整改。 (七)校园文化建设初具特色。各成员学校在理解、认同、接纳学校文化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彰显各自的办学特色,基本实现了“一校一品”的校园文化教育格局。一批符合地域乡土民风及学校内涵发展需要的“和文化”、“民族团结”“家文化”、“陶韵文化”、“根文化”等主题校园文化已具雏形。 (八)控辍保学工作保障有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水平的通知》精神,将控辍保学工作纳入政府对各镇(街道)和区教育局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区教育局与学校层层签订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组织各职能部门以及中小学进行控辍保学工作专项会议,实行控辍保学工作各职能部门联动机制,切实保障实现控辍保学目标。 三、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达成情况 对照《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申报表》的资源配置、校际均衡和评估指标等相关指标,我区对现有的27所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认真自评,具体情况如下: (一)资源配置达标情况 我区完全小学16所、初级中学3所、完全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数、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等7项指标达标情况见下表(详见表1)。 表1:城北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基本情况 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 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数 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 (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 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 (㎡) 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元) 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 综合评估 L1 L2 L3 L4 L5 L6 L7 L8 小学 达标学校总数 21 20 21 16 9 16 20 18 达标学校比例(%) 100 95 100 76 43 76 95 86 初中 达标学校总数 10 7 4 7 4 6 9 6.7 达标学校比例(%) 100 70 40 70 40 60 90 67 (二)义务教育学校校际间差异情况 对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指标体系,我区对以上7项指标的校际间差异系数进行了初步计算,小学、初中分别为0.424和0.646,按照小学均小于或等于0.50,初中均小于或等于0.45的要求,我区校际间差异系数小学达标,初中不达标,具体如下: 1.我区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和初中平均值分别为5.7和8.4,均高于指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 2.每百名学生拥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和初中平均值分别为1.4和1.5,均高于指标值(小学、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 3.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和初中平均值分别为1.1和0.9,均高于等于指标值(小学、初中均达到0.9人以上)。 4.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和初中平均值分别为6.0和10.8,均高于指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 5.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和初中平均值分别为5.1和9.5,均低于指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 6.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和初中平均值分别为2702和4229.3,均高于指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000元以上、2500元以上)。 7.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和初中分别为2.9和3.4,均高于指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间以上、2.4间以上)。 (三)政府保障程度评估指标达成情况 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17〕6号)的要求,对政府保障程度进行评估,重点评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履职,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共15项指标。对照评估办法进行逐项自查。具体情况如下: 1.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合理,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自评情况】为进一步优化全区教育资源布局,确保我区教育设施建设与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相适应,区政府根据城市规划、人口分布以及我区义务教育布局现状,修订完善了《义务教育资源布局(建设)规划实施意见》。2023年城北区积极筹措各类资金,保障教育“两个只增不减”的要求,优先安排教育支出,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34183万元比上年的28615万元增长19.46%。2023年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普通中学上年15,427.61元,本年18,688.76元,增长21.14%;普通小学上年13,739.34元,本年14,577.11元,增长6.10%。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预算安排36308.07万元,比上年的34183万元增长5.85%。2024年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还未财务决算无法统计。区级预算资金生均初中520元、小学500元,生均合计初中1725元、小学1485元。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学生每生每年享受6000元教育公用经费,以上资金分别于春季和秋季全部拨付到位。 2023年我区实施陶园小学改扩建、静雅小学扩建,2024年实施小桥大街小学改扩建,基本解决项目校新增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需求,同时缓解祁连路小学、沈那小学、朝阳学校三所学校学生入学压力,促进北区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同时,综合考虑北区地域特点、人口分布、交通状况、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原有园舍情况,有效整合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合理设点布局,着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积极与开发商协商无偿移交万科公园里、吾悦时代中心两个小区配套幼儿园,并举办为公办幼儿园,这些举措促进了教育高位“公平、均衡”,实现了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均衡的目标。 【自评结论】达标 2.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 【自评情况】我区从2016年起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学校建设由局基建室统筹规划、统一实施,教师编制由局人事科统一核准,教育装备由局教育科统一采购、统一验收、统一配发,生均公用经费由财政统一保障(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按生均初中1205、小学985元拨付学校。区级预算资金生均初中520元、小学500元,生均合计初中1725元、小学1485元,以上资金分别于春季和秋季全部拨付到位。)。 【自评结论】达标 3.所有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其中,每间音乐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6平方米,每间美术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0平方米。 【自评情况】我区区属学校19所,教学班428个,小学、初中每12个班级配备音乐、美术专用教室1间以上达标学校13所,其中音乐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6平方米、美术专用教室面积不小于90平方米的学校4所。 【自评结论】不达标 4.所有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规模不超过2500人。 【自评情况】我区县域内超过2000人的小学有4所(祁连路小学、沈那小学、小桥大街小学、博雅小学),初中1所(沈那中学);超过2500人的一贯制学校有2所(朝阳学校3127人,西宁市二十一中3143人)。 【自评结论】不达标 5.小学、初中所有班级学生数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 【自评情况】我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班有618个,其中超过45人的小学班级370个,超过50人的初中班级101个。 【自评结论】不达标 6.不足100名学生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名学生核定公用经费。 【自评情况】我区无不足100名学生的小学和教学点。 【自评结论】达标 7.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6000元。 【自评情况】我区区属学校随班就读学生共51人,其中小学49人、初中2人,送教上门学生5人,各校严格按照相关文件对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学生进行多类型帮扶,每年生均公用经费均不低于6000元。 【自评结论】达标 8.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按规定足额核定教师绩效工资总量。 【自评情况】2023年我区义务教育教师年均工资11.64万元,公务员年均工资10.30万元,已落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 【自评结论】达标 9.教师5年360学时培训完成率达到100%。 【自评情况】全区县域专任教师1889人,完成360学时培训的教师1889人,教师培训完成率100%。近五年来,全区教师严格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和《教师学科专业远程培训的通知》等相关文件通知的要求,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区、校各级各类线上线下培训,做到了全员参加全员合格,全区教师近五年累计学时均达到360学时的要求。 【自评结论】达标 10.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 【自评情况】根据《关于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加强中小学教师编制动态调整的通知》(青编办事发〔2018〕52号)精神,严格落实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和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审核报备和清单管理,统筹管理中小学高级职称统筹评聘工作和统筹管理教职工编制工作。为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2023年公开招聘在编教师175名,有效缓解了北区教师紧张的问题,同时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严格执行《城北区教育局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城北区教育局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教师持证率100%。2023年度实际交流轮岗教师名59名,交流轮岗教师占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教师总数的10%;交流轮岗的骨干教师12名,占交流人数的20%。2023年共选派22名教师赴果洛和大通开展支教工作。2023年以来区教育局、区编办会同区财政、区人社等相关部门,结合区属学校实际情况,在现有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内,将区属各校教职工编制重新进行了动态调整,分配小学教职工编制915名。 【自评结论】达标 11.全县每年交流轮岗教师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 【自评情况】我区从2016年起,开展轮岗交流工作,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了轮岗交流的范围、对象、类型和实施办法和形式,为推进轮岗交流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将轮岗交流工作和职称评审、评先评优、名优教师评选等进行挂钩。2024年度全区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教师总数430名,交流轮岗教师54名,交流轮岗教师占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教师总数的比例13%;交流轮岗的骨干教师14名,占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比例25%。为提高轮岗交流工作的实效性,每学年末,还对轮岗交流的对象进行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自评结论】达标 12.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上岗率达到100%。 【自评情况】全区县域在岗专任教师1889人,其中持有教师资格证的专任教师1889人,占比100%。在教师招聘中,严把进口关。每年新教师招聘,要求参加报名的人员必须先具备教师资格条件,并定期对中小学教师资格进行注册。 【自评结论】达标 13.城区和镇区公办小学、初中(均不含寄宿制学校)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分别达到100%、95%以上。 【自评情况】我区公办小学、初中就近划片入学比例分别为100%和100%。一直以来,我区义务教育段公办学校根据“相对就近免试入学、划学区招生”要求,安排适龄儿童少年按照户籍和法定监护人的居住地入学。 【自评结论】达标 14.全县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并向农村初中倾斜。 【自评情况】2023年以来全市优质高中招生名额根据西宁市教育局统一调配,向农村学校倾斜。 【自评结论】达标 15.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健全,全县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不低于85%。 【自评情况】落实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救助保护工作,促进广大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保障已落户和已申领居住证的随迁子女入学需求。我区以公办学校为主,解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的问题。2024年全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4817人(其中小学3864人、初中953人),全部在公办学校就读占比100%。 【自评结论】达标 (四)县域内义务教育教育质量评估指标达成情况 教育质量重点评估区域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学校管理水平、学生学业质量、综合素质发展水平。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17〕6号)的要求,我区对照质量评估标准开展认真自查,具体情况如下: 16.全县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5%以上。 【自评情况】2024年全区区属学校初中毕业生数为315人,三年前初中在校生数为304人,转入学生数为11人,2024年全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 【自评结论】达标 17.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 【自评情况】2024年秋季,全区义务教育段残疾儿童少年为158人,在市特殊教育学校入学54人,送教上门5人,在辖区学校就读学生68人,其他区就读学生18人,13人无接受教育能力,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 【自评结论】达标 18.所有学校制定章程,实现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 【自评情况】全区29所中小学均于2016年制订了章程,2024年全区区属学校又重新修订完善了章程。学校电信网络全部接入,教学班安装交互式触控一体机、交互式电子白板等设备全覆盖,全部班级均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能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为推进智慧教育发展,我区逐年逐步安装建设智慧教室,截止目前小桥大街小学、祁连路小学、朝阳学校、沈那小学、博雅小学、马坊小学、大堡子小学建设了部分智慧教室,学校积极探索教育发展新模式新思路。为推进区域优质教育资共享,区属所有学校建有录播教室和区级精品课平台,有效地推进了学校之间在网络平台的交流学习。100%学校图书馆实现计算机管理,100%学校实现班级多媒体全覆盖、100%学校装配标准化学生机房、45 %的学校实现无线教学覆盖,实现了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今后我区将继续推进智慧教育发展和区域优质教育资共享,逐步建设智慧教室,积极探索教育发展新模式新思路。 【自评结论】达标 19.全县所有学校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 【自评情况】我区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区属各校教师培训经费均在生均公用经费5%以上,各校教师5年内360学时培训完成率达100%。持续实施“名师引航”工程,建立“城北区吴正宪儿童教育实践基地”等3个本土化的实践研究基地,组建各学科种子教师团队,做好与华南师大UGSS合作项目,2023年累计培训教师近2000人次,学科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升。2023年公用经费总额4316.27万元,教师培训经费273.28万元,占比6.33%。2024年公用经费总额由于财务未决算尚无法统计。 【自评结论】达标 20.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 【自评情况】目前班班通(一体机、智慧黑板)已全覆盖区属各校,学校教师积极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设备使用率达95%,有效地提高了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服务能力。为提高教师信息化运用水平,学校成立了校级信息化运用团队,引领学校教师相互学习,逐步提高。同时为营造全区教师信息运用氛围,教研室每年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大赛、教师一师一微课大赛,内容涵盖了微课制作、课件设计、信息化运用课例、信息化运用说课、论文等比赛活动,以赛促研、以赛促用,不断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为推进区域优质教育资共享,充分利用录播教室互动功能,学校之间开展双师课堂等远程互动教研活动,推进了城乡学校之间的互帮互学,助推我区城乡一体化办学工作。 【自评结论】达标 21.所有学校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达到良好以上。 【自评情况】区属19所学校均能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并注重日常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各个学校均有符合实际的德育评价体系,能够做到“抓在日常,做在经常”,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以“重点打造、典型引领、分层推进、彰显特色”的工作思路,结合文明校园创建,以“优势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努力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目标,促进学校不断向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优质学校发展。 【自评结论】达标 22.课程开齐开足,教学秩序规范,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 【自评情况】认真执行好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小学年级按要求新开设科学、劳动课程,严格执行《城北区教学常规管理评价办法》,加大对学校常规工作落实的指导力度,全面规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行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区学校规范化、优质化和特色化发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校内外劳动,开设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课程有效实施。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自评结论】达标 23.无过重课业负担。 【自评情况】各学校在优化作业管理方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五育并举方面以及一年级教学等工作方面落实减负提质工作,不给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根据西宁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精神,在全区范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学生每天体育活动达1小时以上,每天基本保证1节体育课,学校不违规组织补课。 【自评结论】达标 24.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相关科目学生学业水平达到Ⅲ级以上,且校际差异率低于0.15。 【自评情况】我区从2017年开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连续七年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监测覆盖四八年级所有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达到Ⅲ级以上,且校际差异率低于0.15。 【自评结论】达标 四、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帮助下,虽然北区义务教育均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对照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作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近几年因流动人口、进城务工人员涌入城区,务工人员子女激增,城北区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中存在城区学校校额大、教师缺编、功能室被挤占、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和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不达标问题。二是教学设施设备仍需完善。部分学校的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不足,尤其是中小学音乐(96平方米以上)、美术教室(90平方米以上)达不到要求。三是班额不均衡。我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班有618个,其中超过45人的小学班级370个(区属小学332个,市属小学38个,占比59.87%);超过50人的初中班级101个(区属中学18个,省市属中学83个,占比16.34%)。 (二)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切合实际,认真研究,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责落实。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持续增加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回应人民群众对接受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新期盼;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做好遗留问题整改。加快陶园小学改建后的投入使用,继续推进友谊学校、小桥大街学校改扩建和三其小学迁建项目进程。做好政府教育经费承诺事项兑现落实。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教师编制的核定及补充,继续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三是继续优化师资队伍,不断提升优质教育水平;四是继续加大管理力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五是进一步优化教育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校长、教师交流培训、招生制度、控辍保学、区聘教师管理等制度,及时总结近年来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为实现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而不懈努力。

西宁市教育局督导室:

西宁市教育局督导室:

相关阅读:

相关资讯